设为首页   重庆网 欢迎您~!

重庆日杂大厦,见证了朝天门半个世纪的变迁!

重庆日杂大厦,见证了朝天门半个世纪的变迁

“多年以前,你带我坐船顺着嘉陵江而下,刚一过大溪沟码头,就能看到一栋白色的高楼,它当时是整个朝天门最高的建筑。”

父亲回答:“那是日杂大厦。”

矗立在朝天门的“活化石”

老父亲的话仿佛开启了一座时空之门,把笔者带回了20世纪的90年代:那时没有来福士广场,洪崖洞也没有翻修,千厮门还堆砌着一座座高矮错落有致的吊脚楼……重庆日杂大厦从那个年代起,就一直默默地站在那里,用它的躯体去感受、记录这座城市的变化。

那个年代的朝天门,扛起了重庆小商品批发的大旗,它是重庆早年间引以为傲的商业中心,也成就了许多白手起家的重庆人。它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,也是中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。服装鞋帽、玩具、生活用品和文具在这里应有尽有。

这次陪父亲去来福士逛逛,正好就路过重庆日杂大厦,轻抚着大厦外墙,笔者能感受到它纵横的肌理中仍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呢喃,娓娓讲述那个关于山城、码头、重庆崽儿的江湖故事。

重庆日杂大厦(摄于2023年)

当年,重庆的日用杂货都从这里进出

1988年,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利用原有仓库群落改建为市场,1991年,市场正式开业。也许是有缘,同时期在朝千路也有一栋楼正在修建,后来和服装批发市场势均力敌,平分整个朝天门批发市场,它就是现在的“重庆日杂大厦”。

20世纪80年代末,中央领导视察重庆,指示要大力发展贸易,随即对标南岸区的工贸,迅速组建了农贸集团。于是在现在的朝千路101号,重庆市供销社一声令下,将一座4层旧仓库改建为11层商楼,当时取名为“重庆日杂贸易中心”,从此重庆版的“义乌小商品批发中心”开始了它的黄金20年。

网上可查的“重庆市日杂贸易中心”改建为“重庆日杂大厦”设计规划图

别看现在的重庆日杂大厦隐蔽在来福士和旁边几座高楼大厦中间,在20世纪90年代,这栋楼算得上是朝天门数一数二豪华的大楼。“我们这栋楼当时可是朝天门最漂亮的建筑,窗边就能眺望嘉临江,一到晚上,灯光打下来,美得很”,偶遇在日杂大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蒋,他对此侃侃而谈,“当初可是花费了三四百万元修建这栋商场,那个时候算是很大手笔的,开业的时候,总经理还带了一百万响的鞭炮来庆祝,很有排面”。

在20世纪年代,供销社是零售行业的老大,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。从生产设备到一针一线,都要到供销社的店里来。所以,对于归重庆市供销社直接管理的日杂大厦来说,真的就是老天爷喂饭吃,生意想不好都难。不夸张地说,整个重庆市的日用杂货小商品全都要从这里发出。

不像现在个体户可以随意开店,在那个年代,售卖一些特定产品是需要许可证的,比如厨卫家电、锅盘碗盏。重庆日杂大厦就是整个重庆唯一可以售卖这些小商品的地方,上至主城区,下至乡镇,各个区县供销社、区县百货商场都要拿着介绍信来这里进货,一时风光无两。

大厦周边摊贩都想沾沾光

如果你来过日杂大厦,会发现这栋楼很神奇,和网红居民楼“白象居”一样,仅仅只有11层的大楼居然有三个临街层:1楼、5楼、7楼,换言之,从这三个临街层出去都可以称作为一楼。前面提到,日杂大厦最初是一个四层楼的小仓库,在改建为商场之后,1-4楼依旧保持着仓库的属性。从5楼往上,才是当年人头攒动的那段辉煌岁月的起点。

据父亲回忆,5楼是卖的电器炊具,这里的电器还不是说的小家电,而是电视机、消毒柜、冰箱这种大家电,普通人可买不起,来进货的全是宾馆、饭店这种大客户。6楼往上好像是日用家居和建材,像瓷砖、马桶、浴盆、洗面池等等。9楼则是杂七杂八的日用品,鞭炮、锅具、纸品都在这里,他来这里买了好多次鞭炮。

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,日杂大厦的人流量独占鳌头,带动了前后左右一圈的经济,其中受益最大的要数周边摊贩。

想赚钱,选址很重要,从朝千路到千厮门大桥路口这短短几百米路,上百家摊贩都来这里摆货,想沾沾日杂大厦的人气。“那个时候光是每天收周边摊贩的租金,盈利都非常可观。”说到这段往事的时候,老蒋神采奕奕。到后期,除了小商品摊贩,小吃摊也渐渐集中了过来,最后扩充得越来越丰富,卖气球的、做手工艺的、卖玩具的、玩套圈的,俨然成为了完整的日杂一条街。

可以类比为现在的“创意市集”,重庆日杂大厦就是20世纪90年代朝天门小商品市场的主办方,它创造了朝天门小商品的潮流,也大方为小摊贩们提供一个展示舞台。

日杂用品和卡拉OK溜 冰场,挺搭

笔者收藏有《重庆市市中区城市建设志(1840-1990)》这本书,前几页赫然印有一张重庆日杂大厦的老照片。铸铁的“日杂大厦”四个字立在楼顶,往旁边一扫,一块比日杂大厦还大的“海峡溜 冰场”招牌立在楼的右上方。白天是本本分分的小商品市场,晚上摇身一变成为娱乐场合,多元,实在是太多元了。

笔者收藏的《重庆市市中区城市建设志(1840-1990)》,第9页中间便是当年的重庆日杂大厦,紧随解放碑和重百之后,足以见得它在当年的地位。

20世纪90年代初,室内滚轴溜 冰场风头正盛,初高中生和20岁出头的年轻人都爱往溜 冰场里跑。那个年纪谁都有点叛逆,爱赶潮流,爱穿牛仔裤,为了去溜 冰,省下午饭钱,逃课也要出去玩。为了在女孩子面前出风头,男生们摔得两条腿好几天走路都不利索。海峡溜 冰场是障碍型溜 冰场,当时最流行喜欢接龙,年轻人都喜欢滑那种波浪形的滑道,很多人接龙一起去冲浪,非常过瘾。

21世纪初,转型后的重庆日杂大厦

整个90年代,中国的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期,市场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2000年后,很多国有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。应该是在那个时期,重庆日杂大厦转型为延续至今的文体用品路线,成了极具影响力的文体用品批发市场。到现在2023年,在重庆市供销社的管理下,在日杂大厦里经营的商家依旧很丰富。

大厦1-4楼依旧为商家提供仓储服务,1楼出口临长滨路,步行至知名景点洪崖洞仅需七八分钟。门口便是游客口碑不错的长江汇码头火锅。

大厦5楼为朝千路临街,方便商家仓储货运,这个出口紧邻重庆地铁1号线朝天门站的5号出口,人来车往非常方便。5楼的商家有快活林玩具、悠咔科技、温顿画材、静欣制品、互益体育、东红文具等。6楼分别是庞维电器、张强电器、官明旗帜、文展小家电、周鑫礼品。

大厦7楼为新华路临街,门口即为重庆地铁1号线朝天门站的4号出口,马路斜对面便是朝天门地标——来福士的主大门,相隔大概100米。7楼商家有方超文化、翔龙体育等。

8-10楼的商家分别为学之友文具、齐佳文具、金马文具、齐心办公。

除了重庆本地,周边地区的文体用品经营户也都会来这里进货,云贵川渝的朋友,你现在手上用的笔、踢的球,可能都是从这里发出的。

至夜,华灯初上,洪崖洞的热闹一直连绵到日杂大厦1楼

崭新的重庆日杂大厦正在路上

据说这几年,日杂大厦的5楼和6楼内部还进行过重新装修,翻新过后的楼层更亮堂,也更现代化了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靠滨江路一侧的外墙,大厦还贴心地安装了观光电梯,方便人从1、5、7三个平街层的顾客需求。

听说上面在几年前对日杂大厦是有一些新规划的。例如把商场改成重庆供销文创中心,也做了一些方案,但后来没有实施。而且日杂大厦作为现在朝天门为数不多的文体用品专营商场,经营了二十几年,早就成为文体用品的扛把子了,如果完全取消,又实在是可惜。

不过这次去朝天门逛了一圈之后,笔者觉得日杂大厦还是可以重装得更新潮一些,和旁边的来福士大楼、大融汇商场比起来,这栋11层小楼夹在中间确实是有些许不太显眼。现在都流行复古风,日杂大厦为什么不能反向改造呢?在保留现在的经营模式的情况下,设置网红景点、增加文创用品,带大家重新感受20世纪90年代的繁华景象。既能吸引周围商圈的人流,又能商业、文化两手抓。当然,以上都是笔者自己的看法。

当天,碰见一位老大爷在7楼的临街商铺前和老板摆龙门阵,原来是老大爷二十几年没来朝天门逛,还以为这里是以前的样子,问怎么不卖小商品了。听完后,唏嘘又欣慰。欣慰的是日杂大厦从80年代开业至今,虽有起伏,但相比起周围,批发商场倒闭的倒闭,搬迁的搬迁,朝天门码头的推倒,来福士的建立,日杂大厦兢兢业业地守着这个小地盘,任外界风风雨雨,笔者自岿然不动,是情怀,也是责任,它是见证重庆朝天门发展的活化石。

如果没听过日杂大厦,那你一定要来这栋楼里逛逛,感受一下这三十多年的岁月变迁。

这一段连接日杂大厦与朝天门码头的梯坎,镌刻着老重庆的故事。雾都的雨水掺杂着棒棒军的汗水,滋养了阶梯上的青苔,它们得以一代代繁衍生息于此。